刑事律师 7月24日,懂车帝发布了比亚迪(SZ.002594)汉EV与北汽极狐阿尔法S正面对撞的碰撞测试视频。视频中,测试车各以64km/h的速度,以50%重叠率(驾驶员侧)做正面对碰,之后根据车体变形程度及假人伤害数据进行评价。 测试结果显示,碰撞后的极狐阿尔法SA柱没有明显弯曲,车顶没有明显变形、损伤。但比亚迪汉EV的状态就要差得多,机舱严重溃缩,A柱明显变形,防撞梁断裂,碰撞后车门未解锁,双闪未打开(低压系统断电),而且不仅是主驾驶位置,就连副驾驶位置也出现变形。按照主持人的说法,比亚迪汉EV全车身都在吸能。 更令人觉得出乎意料的是,比亚迪汉试验车静置48小时后冒烟起火,最后整车烧毁。按照懂车帝的说法,消防队认定是电气线路故障导致起火。但刀片电池永不起火则一直是比亚迪品牌这两年重点宣传的方向。到底这次刀片电池起火属于何种情况,很快引起了业界广泛的争论。 这一视频很快引发了大量的关注。针对此事,比亚迪7月25日紧急发布声明称: 我们关注到某媒体7月24日发布的双车对撞试验视频,其中涉及汉EV的整车碰撞及刀片电池。从目前视频中的信息以及后台相关数据初步研判,存在诸多疑点。 视频中碰撞车辆的冷却液(红色,行业普遍使用,有导电性)与汉EV量产车的冷却液(紫色,比亚迪独有,不导电)完全不同,碰撞车辆被更换具有导电性的冷却液之后,车辆在剧烈碰撞后数天内冷却液渗漏,进而造成线路短路,并引发燃烧。 视频中所采用的测试标准和方法均为非主流、非权威,也不是国家及行业的标准。我们欢迎媒体采用具有创新性的测试标准和方法,但希望媒体能在测试之前,预先与企业进行交流和探讨,以便在测试中充分考虑到不同车型的个性化设计差异,从而保证测试结果更客观、更合理。 比亚迪进而称:后续,如有媒体对此事进行过度解读和恶意延展,比亚迪将实时进行证据保全,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比亚迪的这一则声明把社会各界对懂车帝这则视频的关注度推向了新的高度。 针对比亚迪把矛头指向车辆冷却液的说法,有自媒体人通过社交媒体称:“刚刚去拆了我们自己买的汉,红色,更说明这篇公关说明文章,简直不知所谓,自己给自己挖坑”。 有网友找到了易车此前测试比亚迪汉的视频,截图显示比亚迪汉前机舱冷却液为红色。 汽车之家比亚迪汉论坛有人开贴“你的冷却液什么颜色”,人们发现,有的车冷却液是深紫色,有的则是红色(粉红色)。从网友提供的图片看,如果没有人为P图的话,显然这不是色差的问题。 针对懂车帝的碰撞测试中,汉EV测试状态较差,机舱溃缩严重,防撞梁断裂,A柱变形的问题,比亚迪称:比亚迪汉EV严格按照C-NCAP五星碰撞标准设计并获得了五星评价。而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除了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评分为较差外,比亚迪汉EV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来看懂车帝公布的这次碰撞测试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专业人士认为,懂车帝并不具备cartocar的碰撞测试资质,其碰撞测试看看就好。亦有媒体人士表示支持懂车帝一贯以来的碰撞测试,认为足够客观公正。 针对比亚迪的指责,懂车帝7月26日回应称:“《懂车试验场》每一期节目都保有从购车到测试完成的完整视频录像,并有权威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相关材料可以提供公证”。 有媒体指出,针对比亚迪指出的懂车帝的碰撞测试,“视频中所采用的测试标准和方法均为非主流、非权威,也不是国家及行业的标准”,比亚迪2020年3月29日所做的震惊行业的刀片电池“针刺测试”,同样不是国家及行业标准。 2020年5月,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在比亚迪公开举行针刺测试后,连发两道视频,来论证针刺测试毫无意义。宁德时代发布的第一次测试视频显示,用于测试的钢针断了。宁德时代发布的另一则视频则显示,其5系电芯和8系电芯早已掌握了针刺技术,能做到不冒烟不起火。但宁德时代抛出一个观点:针刺测试=电池安全吗?宁德时代认为,电池安全是系统安全,针刺测试所测的电池单体安全和系统安全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宁德时代的观点在业内有着大量的拥趸。大多数品牌选择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宁德时代,包括大众汽车、宝马、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他们在比亚迪抛出三元锂电池不安全的观点后,依然毫不动摇地选择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三元锂电池汽车。广汽旗下的电动汽车品牌埃安则更是宣称发明了弹匣电池以保证电池安全,而这正是宁德及国家、国际标准里所说的系统安全。 不过,磷酸铁锂电池以其成本优势,及更低的工作温度的问题,加上其依然还在逐步提升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多重因素的叠加,使得磷酸铁锂电池抢回了一部分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1年1-6月,我国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已经达到了42.3%,而2020年这一数据是38.4%。(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事实上,比亚迪所做的针刺测试,作为早期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之一,早已被取消。整个电动汽车行业,从中国,到全球,都从单体安全转向了系统安全。但比亚迪最初的优势正是磷酸铁锂电池,而后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市场,重心都转向了三元锂电池,这让比亚迪很受伤。在这样的情况下,比亚迪宣传研发出了刀片电池,并举行了著名的针刺试验。 今年4月,比亚迪更是宣布全系纯电动汽车转型刀片电池,但自家旗下动力电池品牌弗迪则依然在向行业如福特MustangMach-E这样的车型供应811三元锂电池。比亚迪无论是汽车产品还是电池产业,其发展策略和思路和整个市场完全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这使得比亚迪在业内看起来非常的独特。 一贯以来,汽车视评认为,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给了整个行业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其技术更新迭代过于缓慢,给了三元锂电池可乘之机。而比亚迪在三元锂电池技术上跟进不及时,导致错失电池行业老大的位置。 正如宁德时代所说,使用什么技术路线,这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不同的路线各有优势。今年4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投资人沈南鹏关于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的问题时,曾毓群答称:“老问磷酸铁锂跟三元,这话不合适,怎么不合适?不是在真正研发上有功力的人,投资的人都是这样问的。因为后面还不见得是磷酸铁锂,也不见得是三元。我们有一些新东西,当然现在也不讲了”。(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宁德时代这种相对开放的姿态显然给外界更多的踏实做研究的印象。 而比亚迪在传播刀片电池技术时,把原本应该存在实验室的技术测试搬到台前,很容易被人认为更多地是为了营销。这也使得公众误以为,比亚迪在电池路线上的选择,呈现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特点。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发布刀片电池时,直接向占市场大头的三元锂电池发起攻击,令业内哗然。 如今,比亚迪在懂车帝使用“非国家及行业标准”对汉EV进行碰撞测试时,护犊心切,立即斥责懂车帝没有使用行业标准进行碰撞测试,同时不忘警告媒体,“如过度解读和恶意延展”,将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这样的声明和表态似乎是为了告诉人们,比亚迪还是那个比亚迪,它没有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