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亲子鉴定 原标题:西安市7个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截至2022年1月11日,灞桥区灞桥街道、灞桥区纺织城街道、灞桥区红旗街道、经开区白桦林居社区、航天基地航天六院社区、航天基地上元郡社区、航天基地神州五路社区近14天内无新增本地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分区分级防控工作要求和省市专家综合评估,经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自2022年1月11日起,将灞桥区灞桥街道、灞桥区纺织城街道、灞桥区红旗街道、经开区白桦林居社区、航天基地航天六院社区、航天基地上元郡社区、航天基地神州五路社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 调整后,截至2022年1月11日,西安市共有高风险地区3个,中风险地区41个。全市其他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1月11日收起 相关新闻:西安灾情救助:协同能带来更高的效率(中国慈善家) 信息共享,资源互通,才有更好的效果。 西安疫情暴发以来,郝南以志愿者身份加入西安社会工作者协会参与线上协作工作。 在接受《中国慈善家》专访之时,电话那一头郝南不时快速敲打着键盘,顺便对接了500万斤萝卜的需求信息。“我就是个二传手。”他说。西安社工协会在22日西安管控升级之前就建立了支持社区志愿人力和物资、专业服务的平台,这也正是郝南的优势。 “陕西社会组织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在这次疫情中,在西安的社会组织几乎都响应了。”郝南说,“但现在大家都在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如果在具体的行动中大家能够协同起来,信息共享,资源互助,将能发挥更大的效率和作用。” 《中国慈善家》:据你了解的情况,西安市民目前主要的需求是什么? 郝南:西安的疫情比较胶着,使得防控的形势非常复杂。 首先是居民生活物资缺乏的问题,这是看得见的硬需求。在严控之前,政府发放的食品基本上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补给还存在很大的挑战。 作为一个大城市,防控时间一长,社会层面的一些软性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比如,求医问药的需求一直都存在。与心理问题相关的求助可能也会增加,这在武汉、通化都出现过。长期的防控会造成一些亲子关系、家庭暴力等问题。西安封城后,焦虑、抑郁、情感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可能也会逐渐浮现出来。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孤寡老人、残障人士,以及居住在城中村的边缘流动群体,他们的困难也在疫情中突显出来。 这些需求不能简单地靠物资供给或者打通供应链来解决,而是需要精准化、有针对性地去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 实际上,这些都是社会组织日常处理的问题,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社会组织会更有优势。陕西有着深厚的公益传统,此前就做了社会组织的孵化和支持,更有妇源汇这样的老牌公益机构。经过20多年的深耕,西安社会组织在服务上的专业性和多样性都很突出。据我所知,针对这些需求,在西安的社会组织已经做出了一些有效的回应。 比如,陕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开发了一个陕西社会组织线上供需平台,收集了很多来自城中村等地的求助信息,及时发现一些问题,快速筹措物资并号召社会组织、志愿者响应。同时他们在后台组织志愿者筛选核实,将比较迫切的问题交给当地救援队和线下志愿者协调解决。 我们也响应了陕西省民政厅和陕西省慈善联合会发起的号召,将腾讯捐赠中的200万元资金投入城中村的物资采购中,重点针对10类特殊人群,以及部分社区提供的困难群众人员名单,专门展开紧急的定向物资救助。大概两三天时间,这批物资就快要发完了。现在我们的资金也不够了。 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壹基金等省外组织,联合西安本地的一些合作伙伴也开展了扶危救困工作。 本地的社会组织,有关注妇女儿童的,有关注残障人士的,也都在收集各自服务人群的需求。妇源汇联合了几家机构开展服务,其中一位老师在打通渠道,帮助白血病儿童进医院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很多的白血病儿童经他介绍最终得到医疗帮助。 此外,西安联众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结合日常社区工作优势,深入社区询问需求,通过建立共享文档,建立需求和物资对接的渠道。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和北京惠泽人iwill专家团队开展“同心抗疫·陕西志愿者联合行动”,组织心理咨询师、社工师、医师、律师、培训师志愿者,从线上进社区开展专业服务,目前已经下沉到60多个社区了。 《中国慈善家》: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社会组织的优势似乎还没充分凸显出来。 郝南:之所以我们还没看到,是因为前期大家都在埋头做事,很少宣传。但我认为,在具体的行动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还有很大的协作空间,大家合起来会形成局部大于整体的效果。现在也建立了几个协同性的平台,但这些平台之间还是可以打通,可以有一些更好的做法,在行动层面而非仅仅在组织形式上,能让大家把行动力和行动资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行动中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 只有做出来,才能被看得到。我们还是希望在现在就有一个更好的资源优化和整合,这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格外重要,比方说搭建社区平台和提供社区内专业服务的就可以配合,服务残障人士的社会组织可能缺乏物资支持,就可以找做物资发放的社会组织合作。 大家都有各自执行的能力,都有各自执行的资源,虽然大都在线上,但有些工作还是可以做的,只有到最后一步才需要具体的人去做,而且大家都有这方面的人力。 我认为,在机构协作上可能会有很多挑战,但是在具体的行动协作上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中国慈善家》:这种协作的难点是什么? 郝南:我觉得关键是大家得知道彼此在做什么,找到行动中的需求点,基于需求开展合作。比方说我们团队的物资工作,就是由妈妈环保和妇源汇的同仁支持的。 需要强调的是,在机构层面协作还是在平台层面协作,这是需要作出区分的。合作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机构好,而是因为双方做的事情有很大的互补性,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变成一个更好的整体。我认为,形式上的合作不如行动上的协同,在资源互补性上的合作会更加坚实。 1月6日,西安一个封闭小区,除医务人员、志愿者和物业人员外,居民在指定的消毒区域领取采购的蔬菜、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图/视觉中国 但现在的问题是,大家都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或者在哪些方面可以找到契合点。我们现在这几个平台分别形成了一个一个小的信息圈层,如何打破这些信息圈层是关键,只有打破圈层才能看到别人做的事情,才知道彼此的契合点是什么。 从融合的机制来看,只有政府能够去打通省和市之间,打通各级各部门之间的界限。 我觉得有一点特别重要,要在事情上做联合,并不一定要分个主次,不是要强调以谁为主的思维观念,这样协作起来才更加顺畅。 《中国慈善家》:社会组织那么多,如何互相看见,精准对接彼此的需求? 郝南:互相看见的一个前提,是要在特定的事情、特定的领域中去讨论。比如我要做残障人士的服务,跟这个事情有关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自行对接解决,不需要那么多人一块儿做,否则效率太低了。 社会组织事情太多,太忙,没有办法去用一个平台去整合所有的问题,整合所有的工作。我觉得可以借鉴联合国的方式,他们在应急响应中会设立11个专业组群(cluster),有的解决儿童问题,有的解决食品问题,有的解决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有的解决医疗方面的问题…… 通过划分成不同的群组,在群组的专业议题中做进一步的协作和联合,而不是把所有的问题放在一起去讨论。因为疫情背景下,社会问题被分成很多方面,没有哪个组织能覆盖所有方面,大家只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讨论得更深,资源整合才能更好。 西安本土疫情时间线 2022年1月10日 西安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如何调整管控?官方解读 西安昨日新增确诊15例 连续3天新增确诊低于50例 2022年1月9日 西安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989例 西安市5个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2022年1月8日 西安出现1传43,超级传播者在感染早期排毒能力较强 关于西安本轮新冠疫情的四个问题,这场发布会上都回应了 兰州大学新冠预测系统:西安疫情预计将于1月15日左右受控 陕西1月7日新增46例本土确诊病例 均在西安 2022年1月7日 西安市卫健委向全市人民致歉 西安27个街道出现病例部分来源不明 西安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913例 2022年1月6日 陕西:医院要能开尽开,第一时间救治透析患者、孕产妇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西安疫情大规模反弹风险已基本控制 钟南山:西安此轮疫情拐点已经出现 “孕妇流产”事件属责任事故 西安市卫健委主任公开道歉 1月5日陕西新增63例本土确诊病例 均在西安 西安市“孕妇流产”事件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2022年1月5日 近50分钟的西安发布会,现场有几个细节 西安:病例总量呈现下降趋势 社会面基本实现清零 西安要求不得以防疫为由影响患者就诊:对孕产妇等开通绿色通道 1月4日陕西新增35例本土确诊病例 详情公布 2022年1月4日 西安:核酸筛查中发现的确诊病例呈下降趋势 据此调整防控策略 西安“一码通”频频宕机?工信部总工程师前往调研 为什么西安在“解封”前首先要达到“社会面清零”?疾控专家解答 2022年1月3日 西安:确实存在准备工作不够等问题,雁塔区回应吃菜难、买药难、就医难 西安疫情确诊超1600例!昨日新增确诊降至百例以下,多名婴幼儿确诊 陕西2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2例 其中西安90例 2022年1月2日 西安雁塔区委书记、副书记,双双被免职! 西安昨日新增122例病例详情:核酸筛查终发现18例 西安本轮疫情累计报告1573例本土确诊,现有危重3例重型10例 2022年1月1日 陕西西安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451例 西安连续7天单日新增超150例,陕西省委书记:我在阵地在 2021年12月31日 西安155例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公布 涉及这些地方 孙春兰在陕西西安调研时强调 采取更加坚决果断的措施 坚定信心尽快控制疫情蔓延 2021年12月30日 张伯礼院士:拐点未现,还不能掉以轻心! 西安本土确诊病例累计超千例,新增155例中62例在核酸筛查中发现 西安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117例 新增病例均为轻型 陕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5例 均在西安市 12月28日0时-24时西安新增151例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公布 2021年12月29日 西安第四轮核酸筛查检出阳性病例数开始下降 西安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962例 首批4例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12月28日陕西新增151例本土确诊病例 均在西安市 2021年12月28日 西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11例 西安全市戒严拘捕外出流窜人员?官方辟谣 三天确诊480例,“机场空调传播病毒”引争议,西安疫情何以至此? 陕西27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0例 其中西安175例 2021年12月27日 陕西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51例 陕西137例本土病例全基因组测序均与12月4日巴基斯坦入境航班高度同源 西安全城封控第五天:启动第五轮全员核酸,防控措施持续升级 西安近期为何确诊病例突然增多?专家:此次疫情呈现三个特点 西安:27日零时起全市非疫情防控及民生保障车辆不得上路 陕西12月26日新增152例本土确诊病例,详情通报 150!西安本土确诊连续两天破百 西安公布155例确诊病例轨迹,涉澡堂、菜市场等 2021年12月26日 西安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85例 西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5例 后续仍可能出现病例数较多情况 西安:连续3天报告的确诊病例,大部分为升级防控措施前感染 26日18时开始西安全市范围内将开展全面消杀 西安针对农村疫情防控举措:每户两天一人外出2小时 2021年12月25日 西安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30例 严防疫情向农村外溢 西安通报确诊病例情况 最小1岁 最大90岁 正建方舱医院?西安辟谣! 西安疫情外溢6地未到拐点,陕西累计确诊342例 西安疫情研判,张伯礼院士:还未到疫情拐点,仍需严防死守 西安本轮首例确诊病例:工作中防护服曾出现破洞 2021年12月24日 陕西西安新增中风险地区41个 15天255名感染者,西安疫情还有哪些“谜”? 西安“超级传播链”初步厘清!本轮疫情还有诸多疑问待解,三图了解 西安市处理疫情防控不力相关责任人26名 西安市新增84例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公布 疫情中的西安考研倒计时:跨区可通行市外正安排,省外借考未明确 2021年12月23日 西安全市封闭管理第一天 西安疫情传播链增至272例,近期流出的人都去哪了? 西安“封城”背后:防控部署“迟到”,疫情波及5省6地272例感染者 陕西省西安市新增91例本土确诊病例 西安疫情防控“升级”首日:“暂停键”调低了城市的“音量” 西安高速公路部分收费站封闭 媒体连线西安居民:封城后小区严控出入 多个场所通行只认核酸报告 2021年12月22日 西安市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发现阳性人员127例 全市小区封闭式管理 实施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西安防控升级 陕西西安:非生活必需场所暂时停业 陕西西安暂停全市长途客运班线 倡导市民非必要不离市 22日起到西安各大火车站进站乘车需持公函 西安通报新增52确诊活动轨迹,多人到核酸采样点检测阳性 陕西西安此次本土疫情为德尔塔变异毒株引起 存在隐秘性传播 2021年12月21日 孙春兰调研西安:坚定信心,连续奋战,全力以赴遏制疫情传播势头 考研还剩4天!西安考生遭遇小区封控 最新公告:可点对点接送 陕西暂停165条跨省线路 省内开往西安市的市际客运班线均已停运 陕西西安对中高风险所在区县人员严格限制出行 西安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停课 2021年12月20日 西安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上班首日:健康码反复出现故障 国家卫健委:西安东莞疫情续发传播风险较高 12月20日起,西安市民上班需核酸阴性报告 西安全市停课 全市学生居家观测 停课不停学 西安一码通今早出现故障 官方正对系统紧急抢修解决 西安一地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全市已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2021年12月19日 西安市本轮累计确诊28例,覆盖6个市辖区 西安市已全面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2021年12月18日 陕西西安:影剧院、剧本杀等室内娱乐场所暂停营业 西安:本市人员非必要不离市 今日0时起,西安市雁塔区采取区域隔离管控 2021年12月17日 一家4人感染、活动轨迹复杂!西安近期新增感染者关系图 西安公布新增6例本土病例活动轨迹 责任编辑:祝加贝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