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哲学有何联系? 人与空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十余年的设计旅程,丰富的设计经验,设计师谢铖琰如何看待设计哲学?关于人与空间的关系,他作何思考?本期【设计实力派】栏目对话设计师谢铖琰,让我们细听他的设计故事。 关镇铨总监设计师谢铖琰 以下为采访实录: 【网易家居】:介绍一下您自己。 【谢铖琰】:从业十余年,我始终坚信,设计中的光、动线、收纳三要素,缺一不可。设计是研究人与空间的哲学,而设计师就是解决人与空间的矛盾。在解决关系矛盾中,设计师得以成长和进步,最终收获自己的设计风格。 设计无关对错适合为佳 【网易家居】:给自己设计工作室或个人的发展定位是? 【谢铖琰】:专注于亲民化设计,解决人与空间矛盾,这是我目前的发展定位。 相较于高端设计,公寓房型的“加一间”需求更为亲民,日常诉求也更多。无论是增加卧室、卫生间,还是储物空间,通过设计使空间实现增值,空间矛盾得以解决,这赋予我最大的工作成就感与职业幸福感。 【网易家居】:近些年设计行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和新趋势? 【谢铖琰】:整体而言,设计市场潮流和消费者选择始终处于变化中。随着消费逐渐升级,设计领域从争相模仿到推崇原创与个性化设计。 消费者的性格、年龄层次、知识结构不同,对于同一空间的设计喜好也不尽相同。设计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说。设计的本质是服务于生活,当设计给生活增加愉悦,让生活品质实现提升,便属于成功设计。 万物互联信息为第一生产力 【网易家居】: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对设计师的能力有什么要求?作为设计师如何适应变化并提升自己? 【谢铖琰】:就设计装修行业而言,专业细分化是最明显的变化之一,这要求设计师具备更全面的技能。设计师既要了解传统材料工艺的优缺点、特征、搭配习惯,还要熟悉行业内的出现的新想法、工艺、材料等,随时关注社会前沿动态。 设计师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在万物互联的今天,设计师必须尽可能多地掌握行业内外资讯、信息及知识,才能适应市场的快节奏变化,塑造出兼具时尚与经典的设计,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网易家居】:设计与业主的个性化需求如何保持平衡?如何在商业化下进行自己的设计创新? 【谢铖琰】:这种平衡是很好把握的。当系统化设计与个性化需求发生冲突时,设计师可以将需求进行巧妙转化,让矛盾点变为设计亮点,实现二者的共存。 设计工作的本质是服务于业主,个性化的设计创新需要建立在满足业主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师不仅要提升方案统筹能力、设计创新能力、信息掌握能力,同时也要重视沟通交流能力,在商业化浪潮中走出自身的设计风格。 原创设计崛起中国特色尽显 【网易家居】:对于中国原创设计,您认为现在发展到什么阶段,未来会有什么趋势? 【谢铖琰】:目前中国原创设计处于起步阶段,正迎来快速成长的发展机遇。 无论是新中式的流行,还是原创设计的推崇,都标志着中国设计的快速崛起。当中国设计邂逅国货产品,并走向国际舞台,高层次的文化交流以产品为载体,实现了深度对话,尽显中国特色。未来中国原创设计、年轻代优秀设计师将会势如破竹,最终将绽放于世界设计之林。 【网易家居】:如果向别人推荐一个您设计过的作品,您会首推哪一个,原因有哪些? 【谢铖琰】:三房改成四房的这一案例让我印象深刻。在翻新过程中,客户要求希望在基本保持原有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设计改进。通过动线调整、空间分配,在秉持最小化改动原则的基础上,完美满足了客户增加储物空间、独立书房以及调整卧室面积等需求。 无论是亲民化的设计,还是细节的完善,改造后的房屋随处充满了亲切感。当看到客户满意的样子,个人职业满足感达到顶峰,这就是我坚持设计的动力之一。
|
收藏
收藏
邀请
最新评论(0) |